查看原文
其他

从细节评析高能影片《危机13小时》(上)武器装备

窦超 轻兵器 2021-08-07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核心内容提要 


发生在2012年的“班加西领事馆遇袭事件”,是因为一部涉嫌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美国电影《穆斯林的无知》。影片的预告片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众多国家伊斯兰教徒针对美国的抗议活动。9月11日晚,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的领事馆遭到武装袭击,造成包括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森在内的4名美国人遇袭身亡。这场血腥的混乱一直持续了4个多小时,直到利比亚安全部队赶到才被平息下来。诸如此类的事件对于好莱坞而言,从来都是其创作的重要题材。不仅有了类似题材的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为主角的《锅盖头3·绝地反击》,更有《变形金刚》系列的大导演迈克尔·贝执导、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危机13小时》,该片于2016年1月上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影片中展现的武器装备及战术运用——



影片内容概要

 

受雇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杰克·席尔瓦来到班加西,加入一支在当地中情局秘密据点内的6人特战小分队。他的朋友罗恩前来接他,并且在回到据点途中机智地以并不存在的无人机支援吓退了当地武装人员。此时的利比亚已经不是卡扎菲的强人政治时代了,各种独立的武装组织遍地都是,其中有与美国人合作的(或者说被收买的)武装组织,如2月17日烈士旅等,也有与美国人为敌的武装组织。罗恩率领的6人小分队成员都是前美军特战部队的退役人员,都有着很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们主要负责为CIA在当地执行秘密任务的特工提供安全防卫,并且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当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森计划到班加西来时,罗恩等人就来到班加西领事馆察看。他们发现领事馆的主要安保力量是由当地的2月17日烈士旅提供的,因为这里是领事馆而不是大使馆,也没有武装的海军陆战队负责安全工作,所以其安保非常薄弱。


听到枪声后,美方人员迅速响应,准备救援


史蒂文森到达班加西后就与当地市长进行了会面。但本来低调的活动,却引来大批记者的报道。与此同时,罗恩等人发现不断有人秘密拍摄领事馆周围的地形和安保情况。这一切都预示着有可能出现不测事件。9月11日晚,史蒂文森大使就下榻在领事馆内。到了晚上21时以后,大量当地武装人员聚集起来包围了领事馆。门口的安保人员不是逃跑就是被打死。领事馆内只有少数几名安保人员,根本就无法与这些武装人员对抗。这些反美武装人员找不到大使,就在领事馆内放火。距离领事馆约1.6km的地方,就是罗恩等人所在的CIA秘密据点。他们发现领事馆遭到袭击后,立刻做好了支援准备。然而,CIA驻班加西的站长,也就是罗恩等人的顶头上司,却不同意他们前去。因此,罗恩等人直到22时也没有出发。眼看着情况越来越紧急,罗恩决定不顾上司的命令而前去支援领事馆。罗恩等人赶到领事馆时,与2月17日烈士旅的人会合一起行动。他们击溃了当面的武装人员,进入领事馆。罗恩等人救出了3名幸存者,但却没有找到大使的踪迹,只好带着幸存者和尸体撤回到CIA的据点。    


影片渲染的气氛十分紧张。武装分子企图射击打开铁门,大使馆工作人员在安全屋里紧张地默念“门是防弹的”


罗恩等人预见到武装人员很快就会前来攻击CIA的据点,因此立即动员所有人员进行防御准备。与此同时,站长鲍勃紧急联络上司寻求支援,同时让手下联系与美国有合作关系的当地武装组织,让他们前来支援。反美武装人员逐渐在据点周围聚集,随即发动了进攻。美国人依靠先进的夜视器材占据了绝对优势,很快就将其第一次攻击击退。但是,美方此时在利比亚并没有驻军,而其他驻扎在利比亚周围的军事力量也无法及时前来支援,只有无人机飞到据点上空提供侦察情报。被逼得没有办法的美国人只好从的黎波里大使馆派少数人坐飞机来到班加西,联络当地安全部队前去解救被困人员。让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却因为谁应该担负什么任务,拿多少钱而争执不休,耽误了不少时间。当地这些人出发时,据点这边已经陷入了苦战。

凌晨时分,的黎波里小组带着利比亚安全部队到达后,却因为飞机一次带不了这么多人而让罗恩等人再坚持几个小时。天亮之后,反美武装人员开始使用迫击炮向据点轰击,导致美方出现不少伤亡。罗恩本人也被迫击炮击中身亡,其他人也有不同程度的伤亡现象。幸运的是,炮轰之后开来的大批车辆并不是反美武装,而是与美国人合作的武装组织的,剩下的人终于得救了。随后,领事馆里的人员乘坐车辆撤离。分别时,美国人对要回家的领事馆翻译说:“你们国家得自己处理这烂摊子了!”


影片中的武器装备

及使用细节

    

与其他影片相比较而言,《危机13小时》一片中出现的武器装备,特别是轻武器型号非常多。这些武器中有大部分是各类战争题材或警匪题材影视作品中的“常客”,也有少部分比较陌生。如手枪就有西格-绍尔P226R、格洛克17、格洛克19、TT-30等好几种型号。步枪涉及到的型号更是繁多,如M4A1卡宾枪、MK18 Mod 0 CQB卡宾枪、加装“越狱”枪口装置的GRY步枪、HK416自动步枪、HK417狙击步枪、包括AKM、AKMS、AIMS突击步枪和56-1突击步枪(我国将其称为冲锋枪)在内的AK系列突击步枪、FN FAL自动步枪等。机枪同样型号繁杂,有M249轻机枪、M240B通用机枪、M2HB大口径机枪、RPD轻机枪、PKM通用机枪、DShK大口径机枪和KPVT大口径机枪等。霰弹枪则有雷明顿M870和莫斯伯格M500两种型号。值得注意的是,片中还出现了久违的伯莱塔M12S冲锋枪。此外,反美武装人员装备有RPG-7火箭筒,美国方面则装备有HK69A1榴弹发射器。下面就对其中几款轻武器做一介绍。


美方人员使用M240B通用机枪


挥舞TT-30手枪的当地武装分子

     

说起TT-30手枪,大部分人立刻就会联想到大名鼎鼎的TT-33手枪。是的,这两种手枪实际上是同宗同源的系列型号。TT-30手枪是托卡列夫的设计之作。该枪的前身是托卡列夫以美国人勃朗宁设计的M1911手枪为基础研制而成的M1930手枪,并于1930年参加了苏联红军的手枪选型试验。当时参加选型的除了包括M1930手枪在内的几种型号外,还挑选了来自各国生产的手枪——纳甘M1895转轮手枪、毛瑟C96手枪、鲁格P08手枪等在内的14种名枪作为参照和对比。经过严格试验,托卡列夫的手枪最终胜出,并在1931年进行了少许改进后列装红军部队,被正式命名为TT-30手枪。托卡列夫并未就此止步,他又重新设计了握把背部,简化了扳机簧的设计和枪管的制造工艺,并对该枪进行了减重设计。经过改进后,该枪全枪质量进一步降低,结构也进一步简化,于1934年定型,并被命名为TT-33手枪。据估计,TT-30/33系列手枪在苏联共生产了约174万支,还被大量华约组织国家和中国、朝鲜、埃及等国大量仿制生产。而我国的仿制型号即是51式手枪及其改进型——大名鼎鼎的54式手枪。本片中,当地的一名武装组织头目将一批武器装备卖给美国人,实际上是在卖情报,以使美国人相信他所说的武器库的情报是真实的。在双方交流时,这个黑人就挥舞着一支银色TT-30手枪跟美国人比划,黑白分明的画面让人印象很深刻。    

MK18 Mod 0 CQB卡宾枪实际上可以看作是M4A1卡宾枪的近战改进型号。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室内近战机匣,并缩短枪管,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海军特种部队提供一种长度短、质量轻的近战武器,但又能与M4卡宾枪的战术附件完全通用,以最大限度减少后勤保障的困难。相比较来说,M4/M4A1的长度已经比标准的M16系列要短,比较适合在狭窄空间内使用。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中,M4/M4A1仍然显得有些过长,如特种部队在执行VIP保护、乘车战斗或室内近战(CQB)等任务时更为明显。因此,美国海军地面武器研制中心(Naval Surface Warfare Center)就利用M16系列的模块化功能,让使用者通过更换现有武器的上机匣及枪管,使其变成一种冲锋枪尺寸但发射步枪弹的短突击武器来适应作战需求。这种枪械被正式命名为MK18 Mod 0 CQB卡宾枪,其枪管长度仅254mm,比M4短得多。在拉机柄、护手、瞄具等方面,MK18 Mod 0 CQB卡宾枪也做了一定的改进。本片中,这种卡宾枪似乎更多地配备给了美国使领馆的工作人员,如领事馆里的黑人戴维就使用这种武器,罗恩被迫击炮击中时手中也拿着一支MK18 Mod 0 CQB卡宾枪。不过,这种武器因为枪管较短并不太适合进行较远距离的交战,用它在楼顶上与反美武装人员正面交火还不如用M4A1更好。



美方人员使用加装“越狱”枪口装置的GRY步枪


架在墙上的AIMS突击步枪,系罗马尼亚仿制的AKM步枪

   

要说《危机13小时》一片中外形最为奇特的武器,应该就算是加装“越狱”枪口装置的GRY步枪了。这种步枪从外形上看,其护手一直延伸到枪口处,枪管一点都没有露在外面。实际上该枪是在加装特殊导轨的民用型AR-15步枪基础上加装了新型枪口装置,即“越狱”枪口装置,该枪口装置通过导轨加装在枪管前方。这种枪口装置及其导轨是突出国际武器公司(SAI,Salient Arms International)研制的产品。“越狱”枪口装置并不是以往人们意识中的用途单一的枪口减震装置或简单的制退器。如前所述,这种装置安装在导轨上而不是装在枪口上,因此,它可以与其他枪口装置同时使用,并可以保障枪管原有的射击精度。其采用无需工具的快拆设计,整个系统可以在战场上数秒内被拆卸下来。SAI的工作人员曾这样介绍该装置:“‘越狱’可以达到枪口制退装置所能达到的功效。总的来说,它能有效引导射击时枪口的膨胀气体,减缓气体的速度,降低后坐力,并减小枪口焰及震动。”显然,这只是一种针对民用市场研制的小玩意儿,并非军方或执法机构的制式装备。当然,很多具有自行采购能力的机构和人员是可以从市场上买到这种装置加以使用的。但问题来了,这种装置是SAI公司在2015年SHOT展上才首次公开亮相,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发生于2012年的“班加西领事馆遇袭事件”中。冲这一点来说,这无疑是导演玩“穿越”了。不过,从影片的视觉效果上来说,这种武器的出现无疑很吸引观众的眼球。



美方人员持M249轻机枪猛烈开火

    

影片中无论是反美武装人员还是与美国合作的民兵组织,亦或是利比亚政府军,都是以AK系突击步枪为基本武器的,除俄罗斯的AK步枪外,还有大量的其他国家的仿制型号,如中国的56式系列冲锋枪等等。片中出现的罗马尼亚生产的AIMS突击步枪,就是较少见到的一种武器。罗马尼亚作为当时的华约组织成员国,其武器装备自然是以苏制武器为基础的。但为了维持本国的军事工业,以及在战时能够对苏联军工体系进行补充,罗马尼亚也组织国内军工企业自行生产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仿制著名的AK系列枪械。AIMS突击步枪实际上是一个系列枪械的成员,即AKM系列的仿制品。罗马尼亚仿制的AKM突击步枪被称为AIM突击步枪,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护手下方设置了木制小握把,枪身上的快慢机标识也由俄文字母改为“FA”和“FF”,前者表示连发,后者表示单发。除此之外,AIM突击步枪与AKM基本一致,其射击精度与AKM相当。与AKM有折叠枪托型号AKMS一样,AIM突击步枪也有折叠枪托型号,即本片中出现的AIMS突击步枪。该型突击步枪除了采用向下折叠式枪托外,还将前握把的形状改为向后倾斜,以避免影响枪托折叠。除此之外,AIMS突击步枪与AIM突击步枪基本相同。后来,罗马尼亚还生产过一种采用右侧折叠式枪托的型号以及取消前握把的型号。这种武器虽然在影片中出现过,但近距离镜头并不多,给具体识别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狙击手在瞄准镜前方安装了额外的夜视镜,故其在射击时,头盔上的双筒夜视仪是翻上去的


KPVT大口径机枪在本片中也有惊鸿一瞥,但似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就被摧毁了。相对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PK系列通用机枪和DShK大口径机枪,KPVT大口径机枪显得更为陌生。KPVT大口径机枪是一种口径更大、威力更强的武器,是KPV大口径机枪的变型枪。KPV 14.5mm机枪是二战后苏联以捷格佳廖夫的PTRD-41反坦克步枪为基础设计而成的,其采用枪管短后坐原理,可以发射穿甲燃烧弹、燃烧曳光弹和穿甲燃烧曳光弹等弹种,可以从左右两侧供弹,以防空为主要用途,有单管、双管和四管等不同型号,分别使用不同的牵引式高射枪架,即ZPU-1单管高射枪架、ZPU-2双管两轮高射枪架和ZPU-4四管四轮高射枪架。KPVT大口径机枪是KPV机枪的车载变型枪,主要改进是采用电击发方式,全枪质量52.2kg,主要安装在各类装甲车辆上使用,兼具对空和对地射击。我们经常看到的苏制BTR系列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就是加装这种机枪作为主要武器的。本片中的当地武装人员就使用了一挺安装在皮卡车上的KPVT大口径机枪。这对于利比亚的现实情况是比较符合的。因为当地经过长时间战乱,各类装甲车辆损毁非常多,派别林立的部族武装则想尽一切办法搞到武器武装自己。这种情况下,拆卸装甲车辆上的车载机枪,然后安装在皮卡车上就可以使用,电源可以通过连接皮卡车的电瓶或加装额外电源解决。这样的皮卡车也就成了一个具有很强火力和机动性的作战平台,以至于现在很多人把发生在利比亚和叙利亚的战争称作“皮卡战争”。(未完待续,本文下期将继续为大家介绍影片中的武器装备和战术表现,敬请期待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17年第10期上半月刊,公众号文有删改)


一文看懂忍者手中的暗器:各式各样的手里剑


不想当冲锋枪的方匣子不是好收音机?折叠冲锋枪前世今生


我国创伤弹道学领域的自主性研究成果:轻武器杀伤效应


突破传统的兵器盛会,你若不来,怎能精彩?


美军新型LAMG突击机枪、解放军大衣发展史、《血战摩苏尔》评析……好文就在《轻兵器》


卡拉什尼科夫巅峰之作后传:PKP佩切涅格通用机枪装备俄军班组





编辑:高燕燕  李昊


校对:魏开功  王晓涛



轻兵器官方微博:@轻兵器




轻兵器头条号:轻兵器


轻兵器快手号:QBQ_208



轻兵器抖音号:qingbingqi



有专业有态度的公众号,欢迎扫码关注,领取你的最权威轻武器攻略


《轻兵器》官方店铺,主营《轻兵器》杂志、《轻兵器》合订本及各种军事图书

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